陈心尘:文化自信与个人幸福有关吗

2024-11-28 20:39:51 admin

  文化学者于丹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相信是陈心尘文一种力量,不能只信文凭,化自要相信核心价值”,人幸并对“孩子在学习大把技能的陈心尘文时候,缺失了对传统的化自信任感”深感遗憾,“希望孩子们都能相信点什么”。人幸还说“其实幸福和文化关系密切,陈心尘文只有化入内心、化自融入血液,人幸才能调动文化自信,陈心尘文找到文化自强的化自理由,幸福感也就油然而生了”。人幸

  “相信”诚然是陈心尘文一种力量,但这种力量本身只是化自中性的,区别的人幸关键在于产生这种力量的“相信”本身的性质。合乎正义和理性的“相信”比较有可能产生“正能量”,当然也不完全一定,因为人类理性的永远有限性决定了人类一切行为都会导致非预期的后果;而对非正义、非理性的思想和价值的盲目相信,却有极大可能带来灾难。

  幸福是什么?无论有多少不同意见,有一点大多数人都会认同,那就是必要的物质保障和安宁的心理状态。物质保障且不说,安宁的心理状态只能来自对自己生活状态的认可。这种认可又只有两种实现可能:或者欲望得到满足,或者道德可以自足。

  由于欲海无边是人的本质特性,所以欲望得到满足只能依靠自我节制。这种节制又只能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否则只是道德哲学所称的“满意的奴隶”:奴隶为了适应被奴役和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状态,干脆声称自己根本就不需要自由和没有欲望。这绝不是真正的幸福的合理基础。

  相较于自我节制欲望而言,道德自足更加需要理性反思。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指出,只有有意识地遵循道德规律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只有为有理性的东西所独具的、对规律的表象自身,才能构成我们称之为道德的、超乎其他善的善。因为正是这种表象而不是预期的后果,作为根据规定了意志。”孔子也认为,君子是因为“内省不疚”才“不忧不惧”,也就是安宁来自于道德经受住了反省的检验。

  所以,建立在盲目信仰基础上的所谓“幸福生活”,即使不像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认为的那样完全不值一过,至少也像中国汉代思想家扬雄所说的那样:“庸行翳路,冲冲而活,君子不贵也(糊里糊涂的生活是不值得宝贵的)。”

  真正幸福的生活只能通过对生活进行理性省思后再自由地予以“相信”和确证而获得,合乎正义和理性的“相信”更只能建立在合理怀疑的基础上。这不仅因为任何正确的道德原则如果不是经常处于被怀疑和检讨之中,都可能很快蜕化为独断和谬误;更因为正确的原则如果能经受住个体的自由怀疑和质证,它就更能在个体心底扎根。

  文化虽然和幸福有一定关系,因为文化有助于增强个体的反思能力,进而有可能帮助个体在反思的基础上节制欲望和确立道德自足;但文化并不必然导致欲望节制和道德自足。恰恰相反,文化由于其内在的批判性,更常导致的倒是真正有文化的人的一贯忧心忡忡和愤愤不平。因为他们不仅对潜伏在繁荣背后的危机、进步背后的不公看得更清楚,而且对人类社会应该奔向的目标和前进的速度往往有更高的期待。这就是“巧者劳而智者忧”(《庄子·列御寇》)和一切伟大人物的脸上都经常带着一丝悲悯的哀伤的原因。

  对少数以斯文自任的纯粹文化人来说,文化自信确实可能增强其幸福感,比如王国维、熊十力先生就很可能是因为对中华文化的存续失去了信心而连生命都不想再要了;但对于绝大多数并不以文化为生活和精神命根子的普通人来说,硬要将文化自信与个人幸福感联结在一起,就完全是瞎扯淡了。像笔者这样没什么文化的普通人,还是更愿意相信,只有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于心没有大愧的道德自足,才是自己幸福感的可靠来源。

  所以,要想增强孩子们的道德信念和幸福感,重要的不是让他们盲目信任“传统”和于丹女士所谓的“核心价值”,而是要先鼓励他们对我们准备让他们相信的东西加以适当怀疑,疑而后信;不是让他们通过一味向内心的退却求得阿Q式的“幸福感”,而是要保障他们健康成长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并鼓励他们在省思的基础上确立道德自足。

责任编辑:hdwmn_lw

  • 文章

    9744

  • 浏览

    27

  • 获赞

    39931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