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藏金石拓片展开幕 王羲之墨迹摹本《大观帖》首露真容 收藏资讯

2024-12-01 11:04:00 admin

【中华收藏网讯】作为庆祝南京大学115周年校庆的南京重磅活动,5月16日,大学由南京大学主办、藏金南京大学博物馆承办的石拓首露收藏“楮墨留真——南京大学藏金石拓片展”在南京大学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精选南京大学博物馆珍藏的片展中国历代金石拓片一百余件展出。其中,开幕王羲之墨迹摹本《大观帖》系自1934年捐赠后首次在南京大学公开亮相。王羲

观赏南京大学藏《大观帖》.jpg

观赏南京大学藏《大观帖》(卷六) (佘治骏 摄影)

南京大学博物馆珍藏的墨真容资讯中国历代金石拓片有两万多件,大多为民国时期南京大学前身之一金陵大学的迹摹旧藏,也有一定数量的观帖拓片是由在南京大学任教的胡小石、欧阳翥、南京陈钟凡等著名教授捐赠。大学此次从中精选了一百余件进行展览。藏金其中,石拓首露收藏金陵大学的片展藏拓,一是来源于金陵大学创始人福开森的捐赠,如名闻海内外的王羲之书法摹本《大观帖》卷六以及晚清大收藏家端方赠予福开森的一批拓片。另一个来源是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的收藏,主要得自抗战期间在四川等地的系统椎拓。在“傍山道窄,水甚凶湧”、还经常遭遇日本侵略者空袭轰炸的恶劣条件下,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古文字学家商承祚等人发现、发掘并完整锤拓了著名的东汉大墓——麻浩墓,这些拓片背后折射出在国难深重的岁月里,南大人为保存中国文化的努力和艰辛。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表示,南京大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积累了数万件具有自身文化特色、学科特色的宝贵文物,是南京大学独一无二的文化资产,是全体南大人的历史记忆。这批丰富的文化资源,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在国内高校中均属上乘,在海内外亦有相当的影响。它们是几代南大人历尽劫难、九死一生才得以保存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体现了南大人优秀的学术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目前南京大学正在积极筹建一座高水平博物馆,来收藏、保护、展示、研究和开发利用这批珍贵的文化资源。

张异宾书记致辞.jpg

张异宾书记致辞 (佘治骏 摄影)

开幕式由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吕建主持。张异宾和当代著名中国画家、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艺术顾问喻继高共同为《大观帖》卷六首展揭牌。江苏省原省委书记、南京大学名誉董事长陈焕友,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洪银兴,南京市博物总馆馆长曹志军,江苏南大苏富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永宁,国家画院研究员、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顾平,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明生,南京大学校长助理侯勇等出席开幕式。

本次展览主要分为7部分,分别是金石辉映、南京碑铭、蜀中画像、法书经典、昭陵六骏、墓志纹饰以及宋拓《大观帖》等册页。展品风格多样,蔚为大观,部分拓片的原石已有损毁,只能靠拓片窥其全貌,更显弥足珍贵。

南京大学博物馆收藏的南京地区石刻拓片大约有200多种,这次展出的包括南京现存诸碑中可称为代表性的两件——《萧憺碑》和《明徵君碑》。前者为南朝梁皇室贵族萧憺墓的神道碑,昔日南朝帝王陵墓石刻,能够保持至今的寥寥可数,碑文可堪识读的仅有《萧憺碑》一件。后者为唐高宗撰文,高正臣书丹,王书风范,并且字划清晰,在唐碑中十分难得。虽然两碑原碑俱在,但是整纸拓本流传甚少。

南京大学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为《大观帖》宋拓孤本第六卷残本(即榷场残本),均为王羲之墨迹之摹本。由于此帖已是海内孤本,更是传世碑拓中的珍品,被誉为“古代刻帖第一精品”,入选国家首批《珍贵古籍名录》。这是传承九百余年、历经多家递藏、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宝级文物首次在南京大学公开展出,意义非凡。

该帖为现存27帖,973字,分裱成22页。卷首的标题“晋右将军王羲之书”及卷末署“大观三年正月一日奉旨摹勒上石”楷书款二行,为北宋蔡京所书;封面有清末状元张謇题签:“宋拓大观帖,寿阳祁氏家藏,张謇书籤”;首页有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著名金石学家翁方纲题签:“大观帖第六卷不足本”;并且在每页帖的天地头和左右隔书部分有大量的考证和眉批。帖后为明清以来董其昌、王穉登、王世贞、李宗昉、朱益藩、张謇等众多著名文人的大量题跋,全帖钤有“晋观堂”、“翁方纲印”、“苏斋金石文”等近百方藏印。《大观帖》刻成不到二十年,北宋灭亡,故原拓本流传极少。根据它的题跋及相关的记载,此帖在明代收藏于江南一带,乾隆年间为大金石学家翁方纲所得。庚子之役后,此帖流入北京琉璃厂,先后为古董商姚颂虞和杨受枢所得。1930年前后,福开森以不流入异域为条件从杨受枢处购得此帖,于1934年捐给南大。

多元素导览体验百年艺术神韵

金石拓片历史悠久,艺术价值极高,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技艺。它借助纸和墨,采用独特的椎拓方法,把镌刻在钟鼎石碑、砖瓦竹玉等厚重而坚硬器物上的信息清晰完整地保存在轻柔的材质上,形成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金石拓片也成为金石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传统文物、艺术品的鉴赏和研究。金石拓片一直以来备受士大夫文人的喜爱和追捧。从民国时期开始,昔日私人热衷收藏的金石拓片,逐步进入图书馆、博物馆、大学等公立机构。大学的研究机构也开始成为拓片收藏、整理与发掘的新型社会力量。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文章

    245

  • 浏览

    6

  • 获赞

    997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