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为何不推崇杀神白起?宋朝需要恢复人口

2024-12-01 13:36:06 admin

  北宋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夏,宋太杀神宋朝素有优容大度之称的赵匡胤在巡视武成王庙时突然大发雷霆。武成王庙是推崇唐玄宗为供奉姜太公而修建的,白起、韩信等数十位名将配享于左右。白起赵匡胤看到白起的需恢画像后,赫然怒道:“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言罢,遂令人将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的画像清除出庙。

  此时距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坑杀赵国45万降卒之事已有上千年,复人就算原籍涿州的赵匡胤追溯祖先的历史可以查到赵国,但也没必要发这么大的脾气啊!赵匡胤如此激烈的情绪失控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f1c6f49d5268e0d789d3d95b4bf3236e.jpg

网络配图

  当年秦国能统一天下,和白起卓越的战功分不开。代表了战国时期对战争规律认识最高水平的宋太杀神宋朝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一生征战37年未尝一败。而赵匡胤登基称帝时,推崇除了北方强邻辽国和遥居西陲的大理外,环列于宋朝疆域外的割据政权多达六个,要完成扫平诸国的历史重任,怎能不需要白起这类杰出的军事人才?可是白起既是“战神”又是“杀神”,其杀戮过甚引起了后人太多的负面评价。与白起同为职业军人的白起赵匡胤之所以对其如此反感,根源就在于白起的杀降,更何况白起的坑杀乃是用欺骗的手段完成的!通过批判白起,赵匡胤正好借此机会向天下臣民宣示自己与众不同的治国理念,明确和平统一的非暴力战略。

  赵匡胤出身于战乱时代的需恢军旅世家,在认识到战争威力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它带给人的伤害。所以,复人他在追求“大一统”价值观的同时,并没有像五代时其他君主那样迷信武力。陈桥兵变时,宋太杀神宋朝他公开向将士们宣布不得惊犯、侵扰后周皇室、推崇公卿及城中百姓,白起这绝不仅仅是权宜之计,而是他为谋求国家长治久安的第一步设想。

赵匡胤.jpg

网络配图

  但是需恢在率军回首都的途中,与他关系密切的手下大将王彦升却未经请示擅自将密谋抵抗的将领韩通及其家人诛杀。赵匡胤勃然大怒,复人下令立即处死王彦升。虽然王彦升后来被释放,但终生再也未得到重用。

  面对众多阻碍宋朝统一的敌对势力,赵匡胤在具体操作上体现出了“通权达变”的理性的宽容精神,尽可能本着仁厚的原则使其主动归顺。就在白起画像被清出武成王庙的同一年,荆南末代君主高继冲在宋军压境的情况下将只有三州的辖地交给了已拥有111个州的宋朝,标志着赵匡胤的和平统一战略开始收到成效。

  而在公元974年北宋发起攻灭南唐的战役时,赵匡胤一再告诫主将曹彬“切勿暴略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不须急击也”,并尽最大努力迫降了才子李煜。甚至连设计收复由契丹占据的燕云十六州的计划时,赵匡胤首先想到的也是建立封桩库,用多积金银的方式将失地和平赎买回来。尽管后来未能如愿,但这绝非此理念本身的不足所致。

赵匡胤 (2).jpg

网络配图

  “止戈为武”是中华先祖造字时就提出的重要理念,但遗憾的是,后来包括白起在内的多少名将都没能懂得其真正的涵义。身为武将的赵匡胤能将以人为本的非暴力思想实践于治国平天下的事业中,这尤其值得肯定。赵宋一朝之所以能在强邻威逼的环境中顽强挺立了319年,并创造出文采飞扬的辉煌文明,难道不是这种理念的必然结果吗?这种曾在分裂时期提供和平统一可能性并取得成功实践的理念,时至今日仍具有积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文章

    4

  • 浏览

    3

  • 获赞

    8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