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在没有东吴配合下,姜维还要一再北伐曹魏?

2024-12-01 12:30:41 admin

  三国(220年-280年)是为何维还魏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东吴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配合先后出现了曹魏、下姜蜀汉、再北东吴三个主要政权。伐曹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三国之中魏国实力第一,为何维还魏蜀国倒数第一,东吴为何蜀国还不停地伐魏的配合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228年起,下姜诸葛亮开始北伐,再北截止他去世时,伐曹一共有过7次北伐,为何维还魏其中第四次用兵是东吴防守,蜀魏没有交战,配合第五次只出偏师,诸葛亮没有亲征。

  公元238年起,姜维开始北伐,截止蜀国灭亡时,一共有过11次北伐,其中蜀国灭亡的前一年,姜维还曾率军北伐,最终败给了邓艾,另外姜维北伐的两次大败,都败给了邓艾。

  三国之中,魏国实力最强大,其次是江东吴国,实力最弱的是蜀国。按照正常逻辑,国力弱小就该躲在一旁休养生息,积聚实力缓缓图之,坐看老大老二龙争虎斗,但蜀国却反其道而行之,竟然一再攻打最强者,那么蜀国的诸葛亮、姜维为何一再北伐魏国,背后到底有什么考虑或难言之隐?

  诸葛亮北伐时,吴魏爆发过石亭之战,后来孙权还联络辽东公孙渊,准备夹攻曹魏。241年之前,孙权多次攻打魏国,但之后吴魏只爆发过东兴之战,孙权刚去世时魏国的偷机。可以说,诸葛亮北伐与东吴互相配合,而姜维北伐时,几乎没有盟友配合,属于蜀国独立伐魏。为何在没有东吴配合下,姜维还要一再北伐?

image.png

  蜀国处境最为危险,不打魏国的话,魏国只会变得更强,蜀国将越来越无法抵挡!

  夷陵之战后,蜀国到了“危急存亡之秋”的地步,好在诸葛亮及时缓和与东吴的关系,蜀吴重新确立盟友关系,加上吴国发现需要蜀国牵制魏国,于是蜀国避开了被吴魏瓜分的命运。

  虽然避开了吴魏结盟瓜分蜀国的命运,但蜀国的处境依然最为危险,原因在于蜀国地小人少,发展潜力太小。

  根据史料记载,魏国官方注册人口大约500万,东吴大约250万,蜀国只有100万。正常来说,除非生产力出现飞跃,否则蜀国无论怎么发展,与魏国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需要说明的是,汉晋时期的中国,经济重心还在中原,蜀地、江南多蛮荒,因此占据中原的魏国更容易恢复实力。

  尤为重要的是,魏国占据的关中地区,因为汉末董卓动乱,导致当地一片荒芜。如果蜀国不打魏国的话,让魏国安心发展,那么长安一带将迅速休养生息,进而可以作为魏国攻打汉中的后勤基地。

  所以,蜀国一再北伐魏国,首先肯定是打出去,争取扩大地盘增强实力,获取更多的人口土地,占领战略要地,其次是拖住魏国、消耗魏国,不让魏国安心发展,进一步拉大两国的实力差距,这就是以攻代守的战略。反之,一旦没有频繁的北伐,魏国迅速积聚实力,就可以从容地准备伐蜀,而这一点无疑非常危险。

image.png

  蜀国内部矛盾严重,需要频繁的对外战争,以转嫁内部的矛盾!

  纵观世界历史,一国内部爆发矛盾时,往往会选择对外战争,以转嫁内部矛盾,这一招屡试不爽,至今仍被政客使用。

  蜀汉高层中,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赵云........其中又分元老派与荆州派,但他们都不是益州本地人。其实,纵观蜀国高层官员,其中益州出身的非常稀少,只有寥寥数人。因此,在政治权益上,益州士族与外来勋贵必然存在矛盾。

  除了政治权益之外,还有经济上的矛盾,蜀国的军费财物从何而来?自刘备起,蜀国几乎一直都在发行“直百五铢”,重量为原先一枚五铢钱的三倍多,但币值却是100倍,转手就可以套利三十多倍。显然,蜀国利用货币大肆掠夺民财,包括益州士族的财产,盘剥之狠千古罕见。在这一过程中,益州士族与蜀国很难没有矛盾。

  如果蜀国不打魏国,那么内部矛盾随时可能爆发,但蜀国以恢复汉室为旗帜频繁北伐,既能掩盖、转嫁部分矛盾,也能以战时状态统治益州,压制益州士族的利益诉求。

  关于北伐魏国与恢复汉室,或许诸葛亮时代的确想要恢复汉室,但后来北伐多次无功而返,以及随着魏国越来越强,“恢复汉室”可能只是一个出兵的理由。

image.png

  蜀国频繁北伐,或许形成了相关利益集团,犹如明朝末期的辽东集团!

  蜀国人口稀少,百万人口中竟有10万将士,“军民比”的比例之高古今罕见;同时,蜀国一直发行“直百五铢”,对民财盘剥之狠也是千古罕见。可以说,当时蜀国大致就是“一切都是为了北伐战争”,全国各种资源都向军队倾斜。

  在这一过程中,军方将领获得了巨大的利益,那么他们想不想停止战争?显然不太可能想,因为一旦停止北伐,蜀国进入休养生息阶段,那么资源可能就不会向军方倾斜,他们也就无法获得巨大的利益。

  因此,现实情况可能是,蜀汉军方集团、文官集团互相勾结,慢慢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以北伐为名获取利益,乃至主动推动北伐战争。明朝末年,辽东集团与之类似,为了抵抗后金,明朝不得不全力支持他们,每年投入无数银钱物资,让无数官员吃得满嘴流油。

  诸葛亮时代,这种集团或许还未形成,但姜维时代,大概已经形成了,以姜维北伐时间为例:238年,240年,247年,249年,250年,253年,254年,255年,256年,257年,262年。其中,247年到257年,在没有东吴配合情况下,蜀国几乎年年独自北伐,真有必要如此频繁吗?

  诸葛亮时代,蜀国北伐的原因,大致可以说是恢复汉室、以攻代守拖住魏国、获取土地人口、转嫁矛盾。

  但姜维时代,蜀国北伐的原因,应该出现了一定的改变,其中恢复汉室可能没有了,相关利益集团出现了,或许还有姜维为了维护自身地位的北伐,比如最后一次北伐就与蜀国内部政治斗争有关,廖化还曾批评姜维不该强行北伐。

  总之,诸葛亮制定的北伐战略,本身没有什么错误,但时移世易,姜维执掌军权时的三国形势已然不同,比如东吴并未配合伐魏,但他却依然频繁的北伐,同时蜀国也没能调动吴国的北伐积极性,导致最弱的蜀国与最强的魏国互相频繁消耗,最终倒下的必然是最弱的蜀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友链


  • 文章

    7

  • 浏览

    9

  • 获赞

    73815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