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时候,为何没有对夏侯惇下死手?

2024-12-01 11:30:52 admin

  三国(220年-280年)是关羽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千里骑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走单先后出现了曹魏、时候手蜀汉、为何东吴三个主要政权。对夏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千里走单骑,侯惇为何在黄河渡口没有斩了夏侯惇的下死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夏侯惇和关羽分别是千里骑曹操和刘备阵营的首席武将,他们曾经数次交手。走单他们最后一次交手,时候手是为何在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时候,在黄河边的对夏交手。在这个时候,侯惇正是关羽武力的巅峰时刻,他是有斩夏侯惇的实力的。但是,关羽虽然被夏侯惇数次相逼,直至勃然大怒,可是依然没有对夏侯惇下死手。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 夏侯惇和关羽的纠葛。

  夏侯惇是曹操阵营的首席武将,并不是因为他的武力是阵营中最强的。他在曹操阵营的地位,主要来自资历。他与曹操本是亲族关系,平日里关系密切。在曹操起兵的时候,夏侯惇是第一批率军加入曹军的人。再加上夏侯惇本身也有一定的武力,所以在曹操势力发展的初期,夏侯惇以一己之力撑起了曹操阵营的门面。

  在荥阳之战中,面对董卓军队的伏击,夏侯惇一马当先,单挑吕布。虽然夏侯惇不是吕布的对手,很快败回,可也为曹军赢得了时间。在小沛之战中,夏侯惇四五十合就打败了吕布手下的首席武将高顺。在被曹性射伤左目后,他拔箭啖睛,当场杀了曹性报仇。不过,在他的左目失明后,武力自然也下降了。

image.png

  虽然夏侯惇的武力在曹操阵营不是最强的,但是由于他的血缘、资历、贡献,还有对曹操的忠心,让他得到了曹操的信任。在曹操阵营中,夏侯惇稳居武将之首。这一切,随着关羽的到来而发生了变化。

  关羽是在徐州之战后,为了保护刘备的家眷,在土山约三事后,归降了曹操。在曹操的阵营中,关羽明言自己不会背叛刘备,要在为曹操立功后找寻刘备而去。曹操为了收服关羽的心,对他下足了功夫。曹操给关羽加官进爵,赏赐宅第、美女、金帛,并且多次宴请关羽,和他分庭抗礼。这一切虽然是曹操的笼络关羽的手段,但也不免引起了其他老将的非议。

  再加上关羽文武全才,能力超群,而且自傲成性,除了张辽、徐晃外,根本对曹操阵营的人看不上眼。这更增加了大家对关羽的反感。只是碍于曹操的面子,还有关羽的武力,大家才没有发作。但是,大家在言辞举止间,对关羽也不会有什么好意。作为曹操的首席武将,夏侯惇的态度自然和大家一样。

  在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之后,决定离开曹操。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看出曹营中将士对关羽的真心。蔡阳首先站出来,要率领三千铁骑去捉拿关羽,被曹操斥退。蔡阳与夏侯惇的关系,我们从书中的叙述就能够看出不一般。他将自己的外甥秦琪交给夏侯惇,夏侯惇让他守卫黄河渡口。这个差事轻松还没有危险,并且有一定的权力,可见夏侯惇对秦琪十分看顾。这样,蔡阳、秦琪、夏侯惇之间的关系就一目了然。

  我们可想而知,有夏侯惇一派的人在曹操阵营中作祟,关羽在那里当然过得不顺心。曹操枉有笼络关羽之心,可是有夏侯惇一批老将的嫉妒冷落,关羽也不会有留下的心思。这一切,最终在关羽千里走单骑时爆发了。

  二、 夏侯惇与关羽的冲突。

  夏侯惇和关羽的关系实际上很微妙,他作为曹操的首席将领,当然自认为地位要高于关羽。但是,夏侯惇也知道在武力上与关羽有着差距。这就让夏侯惇对关羽的态度十分不好把握。由于有着曹操的器重,关羽在曹营中的姿态比较超然,这才让夏侯惇和关羽的矛盾避免了公开化。

  不过,夏侯惇对关羽的武力有认识,并不代表夏侯惇就惧怕关羽。这是因为夏侯惇与关羽交过手,知道关羽无法立刻就打败自己。在下邳之战时,担任诱兵之计将领的就是夏侯惇。是他将关羽诱出城来,双方交手十几合,夏侯惇诈败而走,将关羽引出二十里之外。然后曹军将关羽包围起来。

  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眷,急于回城。他先遇到徐晃和许褚两将,奋力将他们杀退。然后再向下邳前进,却被夏侯惇截住厮杀。最终关羽没能冲破夏侯惇的堵截,被困土山之上,被迫归降了曹操。

image.png

  正是因为夏侯惇的奋战,才迫降了关羽。所以夏侯惇心中有着底气,知道如何困住关羽。因此在黄河渡口,他以为秦琪报仇的理由,率领三百多铁骑来捉拿关羽。夏侯惇打的主意还是和下邳时一样,以优势的兵力将关羽困住,最后逼关羽投降。

  但是,这个时候的关羽已经不是当初的关羽了。这个时候的关羽不但武力处于巅峰时期,他还有了赤兔马的加持。这匹赤兔马在归了关羽后,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斩颜良的时候,正是凭借着赤兔马的快捷,关羽才冲入颜良的军阵,在颜良措手不及的情况下斩了颜良。而在诛文丑的时候,也是凭借赤兔马的速度,追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于马下。

  如果关羽和夏侯惇交手,关羽是肯定能够打败夏侯惇的。在下邳之战中,夏侯惇和关羽战了十几合就撤走,那是因为诈败。如果双方以真实的实力交手,夏侯惇应该能够和关羽打到三十合以上。到了黄河渡口,由于关羽有了赤兔马的加持,双方至少也能够打上十几合。但是,关羽在黄河渡口,对夏侯惇并没有下杀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三、 关羽没有斩杀夏侯惇的原因。

  我们看关羽和夏侯惇在黄河渡口的交手,从头到尾都有着一种诡异的气息。在这场交手中,发生了一波三折的情况。关羽和夏侯惇的交手屡屡被外界原因所打断。接连到来的两名使者和张辽,与夏侯惇一起演出了一场戏。

  关羽在过五关斩六将时,斩的最后一员将领就是秦琪。秦琪在黄河渡口堵截关羽,还出言不逊,被关羽一刀斩杀。但是在此后不久,夏侯惇带领的兵马就到了。他说了关羽三大罪状,一是曹操没有明文传报,二是关羽于路杀人,三是斩了他的部将秦琪,因此夏侯惇要擒拿关羽去见曹操。

  结果双方还没有交手,第一个使者就到了。是曹操发下公文,让给关羽放行。夏侯惇继续抓住另外两个罪状,还是要活捉关羽回去见曹操。关羽于是和夏侯惇交手,两人战不十合,第二个使者又到了。这一次是曹操再次发下公文,让诸将不得阻拦关羽,给关羽放行。夏侯惇再次抓住曹操不知道关羽于路杀人的罪状,还是不放关羽走,他还让部下将关羽包围起来。关羽大怒,要和夏侯惇决一死战。

  在这个时候,张辽赶到了。这一次张辽明言曹操知道了关羽于路杀人的事,再次让夏侯惇放人。夏侯惇提起秦琪的事,张辽将这件事揽到自己的身上。夏侯惇这才将军马约退。张辽再次劝关羽和自己回去,遭到关羽的拒绝后,才与关羽告别。

  如果我们仔细地看这一段描述,就会发现夏侯惇的主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逼关羽和自己一起回去。他口说关羽的罪状,口口声声要捉拿关羽回去见曹操,就暴露了这场纠纷的根本原因,这场争端其实是曹操留下关羽的最后一计而已。

image.png

  曹操在关羽挂印封金离去后,赶去为关羽送行,其实心中并不愿意让关羽离开。他放关羽走,心中还有着一丝念想,那就是关羽千里走单骑,还携带着刘备的家眷。这一路山高水长,如果关羽发生什么意外,他还有可能回到自己的身边。谁知道关羽是铁了心一定要回到刘备的身边,一路上不惜过关斩将,直到了黄河渡口。

  在这个时候,曹操才派出了夏侯惇、张辽等人,做最后的一次努力。在这场纠纷中,夏侯惇和张辽配合,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以期打动关羽的心。夏侯惇故意找出关羽的罪状,百般刁难关羽,不放他离去。如果关羽稍微软弱一下,就可能上了他的当,随他回去见曹操。那样,关羽想再离开曹营就难了。

  而且夏侯惇这样做,也会给关羽心里留下阴影。关羽两次被夏侯惇逼得加入曹营,以后关羽不管成就再大,也不可能在夏侯惇面前自傲起来。很难想象夏侯惇能够想出来这样的计策,这颇似曹操的手笔。这样关羽回到曹操麾下,也不会威胁到夏侯惇的地位,维护了曹营的安定团结,一举两得。

  当夏侯惇看到关羽去意已决,坚决不会跟自己回去的时候,便陷入了骑虎难下的境地。这是因为夏侯惇是不敢伤害关羽的,曹操要的是关羽安全地回去。这是夏侯惇无法完成的任务。关羽有了赤兔马的加持,夏侯惇想要困住他都困难,更不要说要擒拿他了。相反,一旦惹怒了关羽,夏侯惇反而会遭到杀身之祸。可是要放关羽离去,自己的话说得太满,会让自己颜面扫地。

  当然,夏侯惇既然行使这样的计策,设计计策的人也不可能让他送命,自然也会为他设计如何下台阶。夏侯惇先斥责关羽的三大罪状,正好抓住了关羽的软肋。关羽在过五关斩六将的时候,对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责。由于这种愧疚之心,关羽不好对夏侯惇下死手。

  夏侯惇和关羽能够交手的回合数是有限的,最多十几合过后,夏侯惇就会落败。到那个时候刀枪无眼,夏侯惇难免受伤。于是,设计计策的人又让夏侯惇率领三百多铁骑做护卫,然后派出两位使者和张辽来做解开困局的人。每当关羽和夏侯惇要交手,或者夏侯惇要落败的时候,这些使者就出现了,他们恰到好处地分开了夏侯惇与关羽的交手。

  最后出现的张辽也是精心选择的人,他是关羽在曹营中少有的朋友。他的出现,会让关羽感到信任。虽然夏侯惇对关羽欺人太甚,关羽也能够熄灭怒火。于是,在张辽的说和下,关羽与夏侯惇握手言和。而张辽也做了最后一次努力,劝关羽回去,在遭到关羽的拒绝后,也就不再强求了。自然,在这种情况下,关羽就不可能斩杀夏侯惇了。

  结语:

  夏侯惇与关羽在黄河渡口的交手,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余波。夏侯惇打着惩办关羽无礼的旗号,要逼关羽回去见曹操。这是曹操最后挽留关羽的一计。这个计策环环相扣,由夏侯惇唱黑脸,张辽唱红脸相配合,自然不会给关羽留下斩杀夏侯惇的机会。

  这样,夏侯惇先带足人马,三百多铁骑足可以保护他的安全。然后再抓住关羽对沿路斩杀曹操的部将,心怀愧疚的心理,指责关羽,让关羽难以下死手。最后,当威胁关羽回去没有达到目的时,再让两名使者和张辽出马,来阻止两人交锋。

  这样,关羽根本就没有斩杀夏侯惇的机会。最终,关羽谢绝了张辽让他回去的邀请,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的行程至此才算最后终结。而曹操也将自己的恩义留在了关羽的心中,为后来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君臣埋下了伏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友链


  • 文章

    92

  • 浏览

    3

  • 获赞

    64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