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生以匡扶汉室为目标,为何不去为汉献帝尽忠?

2024-12-01 10:16:08 admin

  三国(220年-280年)是诸葛忠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亮生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匡扶先后出现了曹魏、汉室何不汉献蜀汉、为目东吴三个主要政权。帝尽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既然诸葛亮那么忠于汉室,诸葛忠为何不去投奔汉献帝,亮生反而去辅佐刘备的匡扶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明朝的汉室何不汉献冯梦龙曾经写过一首诗,说的为目是孟子,其中有两句是帝尽“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诸葛忠”他质疑孟子既然讲忠信,那就应该去效忠服务于当时尚在的亮生周天子,不该去游说于魏国和齐国这样的匡扶诸侯国之间。

  而诸葛亮所处的时代,正是东汉末年。在当时虽然军阀割据,战火四起。可是当时汉献帝尚在,汉室朝廷也依然存在。诸葛亮一生以匡扶汉室为目标,那他为什么不去汉献帝的朝廷做官,为汉献帝尽忠,反而要跟随刘备,跑到千里之外去匡扶汉室呢?

image.png

  一、 曹操把持了当时的汉室朝廷。

  在东汉末年董卓之乱后,汉室的威望已经降到了极点。当时各地军阀割据,互相征伐,根本就没有人拿汉朝朝廷的权威为意。尤其是董卓被杀之后,关中也陷入了战乱之中。在军阀混战中,汉献帝已经沦为一块没人问津的政治招牌。

  当时的汉献帝比战国时期的周天子还惨,他没有财政收入、地盘和军队。在汉献帝从长安逃亡到洛阳的时候,那些所谓的公卿大臣居然要亲自去打柴烧饭,还有被活活饿死的。汉献帝的所谓汉朝的朝廷连生存都成了问题。

  而当时最大的军事实力袁绍,根本就没有奉迎汉献帝的心思。虽然他的手下向他建议,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是袁绍根本就没有兴趣。这是因为袁绍已经有代汉自立的心思,所以他眼睁睁看着汉献帝一伙自生自灭而无动于衷。

  这个时候,是曹操采纳了手下的建议,抢先一步,奉迎汉献帝到许都。他看中的是匡扶汉室的号召力,他也因此获得了奉天子以讨不臣的大义名分,获得了政治上的极大好处。但是,曹操奉迎汉献帝是有着自己的打算的,他不可能为他人做嫁衣。他在获得大义的名分外,还要获得这个政权中的地位。

  曹操在一开始就被汉献帝授予录尚书事,假节钺,后来还被任命为三公之一的司空。这样,曹操就掌握了汉朝的军政大权。就这样,从一开始,曹操就牢牢抓住了汉献帝朝廷的实权,没有军权,寄人篱下的汉献帝也无可奈何。

image.png

  曹操到这一步依然不满足,他多次诛杀忠于汉献帝,企图图谋自己的势力。对于这些人,即使是皇亲国戚他也毫不留情。他还将女儿嫁给汉献帝,彻底将汉献帝控制了起来。在这个朝廷中,用曹操回答关羽的话来说,汉即吾也,是一点都不假。刘备和孙权等人指斥曹操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就是由此而发。

  诸葛亮想要匡扶汉室,跑到汉献帝的朝廷来向皇帝尽忠,等于是送死。在被曹操控制严密,而自己连人身自由都没有,只是个傀儡的汉献帝手下,诸葛亮不但什么都不可能做成,而且还有生命之忧。后来曹操多次对忠于汉献帝的大臣进行大屠杀就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是不可能在汉献帝的朝堂上来匡扶的,也是根本匡扶不了的。他只有投靠有意匡扶汉室的势力,从外面来改变汉献帝的处境。

  二、 诸葛亮本性淡泊,安身守命。

  诸葛亮在他的《出师表》中写道,自己的本来志向是“苟全性命於乱世,不求闻达於诸侯”,这并非自谦之词。在诸葛亮的心中,虽然怀有大志,但也安于天时。他在《诫子书》中留下一句名言,那就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诸葛亮的思想归结为儒家的一句话,那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既然如此,诸葛亮是不会轻易入仕,去趟那摊浑水的。诸葛亮在家中一边注视着世事的变化,一方面务农读书,安身守命,以待天时。因此,诸葛亮是不会跑到汉献帝的朝堂,去为被曹操把持的汉献帝卖命的。

image.png

  当刘备前来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三顾茅庐才遇到诸葛亮。诸葛亮和刘备脾气相投,并且志向相同,这才一见如故。这样,诸葛亮才会一见刘备就为他献上了《隆中对》的战略方案。这是因为诸葛亮与刘备都有匡扶汉室的心愿,诸葛亮又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这才投身刘备的阵营,为他出力,也同时实现了自己忠于汉室,匡扶汉室的心愿。

  三、 诸葛亮将忠于汉室与忠于刘备融为一体。

  刘备虽然出身草根,但是他以身具汉室皇家血统作为自己的政治资本。实际上,刘备是以刘秀为榜样,企图恢复汉室江山的。刘备的志向和做法,诸葛亮是不会看不出来。

  不过,当时的有识之士都已经有了一个共识,那就是鲁肃所说的,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猝除。所以当时的很多人都抛弃了汉室,而去各自寻找自己的主人。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人有的投奔曹操,有的投奔孙权,他们都抱着改朝换代的愿望,为各自的主人服务。

  诸葛亮当然也看到了这一点。但是,他对汉室依然抱有一片忠心。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才最后选择了刘备。他将恢复汉室江山的希望寄托在刘备的身上。这是因为刘备身具汉室血统,而且他还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

  在刘备的一生中,他始终是打着汉室的旗号,他最后建立的政权也是汉朝,在历史上被称为“季汉”。正是因为这一点,诸葛亮才会对刘备尽心尽力,因为他认为,为了刘备服务,就是为了汉室服务,辅佐刘备重建江山也就是重建了汉室江山。

  就这样,诸葛亮将忠于汉室和忠于刘备融合在了一起。至于说汉献帝和刘备的关系,对于诸葛亮来说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汉献帝和刘备都具有汉室的血统,匡扶的都是一个汉朝,他们谁当皇帝都是他们汉室自己内部的事情,江山总不至于落入外人之手。

  结语:

  由于当时的实际情况,诸葛亮忠于汉室,但是他不会跑到已经成为曹操傀儡的汉献帝那里任职。因为到那里尽忠,实际上就是为曹操尽忠,荀彧的下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荀彧为曹操出力甚多,可是刚一表示反对曹操晋位国公,就被曹操害死了。

  所以,诸葛亮只能在外部环境里为匡扶汉室而努力。他出山辅佐刘备,就是忠于汉室的表现。刘备身具汉室血统,恢复的是汉室江山,辅佐刘备,就是为汉室尽忠。所以,诸葛亮虽然没有去汉献帝那里任职,但是他保存了汉室的延续。诸葛亮为了蜀汉政权的生存发展,为了恢复汉室江山做出的努力,也名留史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友链


  • 文章

    16777

  • 浏览

    4529

  • 获赞

    139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