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常武:“洋”奶粉质量标准必须姓“中”

2024-12-01 10:22:34 admin

  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洋《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于5月1日起施行。《办法》突出了乳品进出口企业的周常准必中主体责任,加大了对进口乳品的武奶检验检疫监管力度,提高了国外乳品进口中国的粉质门槛。质检总局近日公布了今年3月查处不合格洋奶粉的量标情况,来自美国、须姓韩国、洋奥地利等国家总计23吨洋奶粉被查出质量安全不合格,周常准必中受到退货或销毁处理。武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粉质洋奶粉进入中国是量标正常的市场现象,加之三聚氰胺事件挫伤了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须姓信任,洋奶粉近年来在中国市场扩张迅猛。洋统计显示,周常准必中2008年中国奶粉进口量为14万吨,武奶2009年一跃上升至31万吨,2010年达到48万吨,2011年超过65万吨,目前洋奶粉在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占据60%—65%的份额,高端奶粉所占份额高达90%以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奶粉消费市场,中国市场对洋奶粉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但与此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主要乳品生产国之一,绝大部分国产奶粉都需要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再加上洋奶粉的进入,国内奶粉市场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在此条件下,中国加大对进口洋奶粉的检验检疫监管力度,以更高的标准抬高洋奶粉进口的门槛,难免会被认为是要限制洋奶粉进口,其目的是要对国产奶粉实行“贸易保护”。这种理解从逻辑上或能成立,但却是一种误解。如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所言,所有通过正规渠道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产奶粉,都必须符合中国为奶粉制定的“国家标准”,否则就是不合格产品,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查处。也就是说,进口奶粉虽然身份为“洋”,但质量标准必须姓“中”,毕竟你是在中国市场上销售,应当符合中国人的消费需求(因生理状况、食物结构及所处环境等的差异,不同国家、地区的居民对乳品的消费需求往往有所不同),而不能与中国的质量标准脱节。

  无论洋奶粉的综合质量指标是高还是低,只要进口到中国,就必须而且只能拿中国奶粉的“国家标准”来衡量,合则允许在中国销售,不合则予以退货或销毁。一般而言,进口洋奶粉不符合中国标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该奶粉的质量存在明显问题或缺陷,在其出口国大约也要算不合格产品,进入中国后,被测出主要指标明显低于中国标准。另一种情况是,该奶粉的质量没有明显问题或缺陷,在其出口国属于合格产品,但进入中国后,被测出部分或少数指标低于中国标准(如日本生产的婴幼儿奶粉一般不添加碘,不符合中国对婴幼儿奶粉碘含量的要求),就属于不合格产品。后一种情况中,在原产国属于质量过硬产品的洋奶粉,进入中国却被判“不合格”,看起来的确有些冤枉,但既然进入中国市场,就要执行中国标准,就要符合中国人的消费需求,否则就是对中国消费者不负责任。

  从近些年的情况看,《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施行后,多数洋奶粉应当能够经得起“中国标准”的检验,其中有一类曾受到国内媒体质疑的洋奶粉,可能还会占某种“便宜”。去年初,纽瑞滋、澳优等几种洋奶粉被媒体指为“假洋奶粉”,因为它们都是华人在国外注册,产品专供中国内地,此外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并无销售。这几家品牌很快做出澄清,如纽瑞滋大方承认其产品的确专供中国,但奶源地和生产地(灌装地)均为新西兰,因此是不折不扣的进口洋奶粉。这类洋奶粉既然专供中国,就可以在严格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意识地按照“中国标准”的要求,对奶粉配方进行适当调整改善,以更好地符合中国人的消费需求,参与中国奶粉市场的竞争。

  要求进口洋奶粉在质量上必须向中国标准看齐,体现了中国奶粉市场的“消费本位”和“消费主权”。充分放开洋奶粉参与中国市场竞争,有助于倒逼国产奶粉苦练内功,励精图治,尽早扭转被动守土的不利局面。

责任编辑:hdwmn_lw

  • 文章

    5

  • 浏览

    47

  • 获赞

    45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